本来好好的八十四句流通版,却无缘无故出现在后面多了四句:
85、金刚胜庄严娑婆诃 86、声闻胜庄严娑婆诃87、摩羯胜庄严娑婆诃 88、唵跋闍罗悉唎曳娑婆诃
一看这四句,我就怀疑了!比如''金刚胜庄严娑婆诃''这一句。
根据玄奘大师的“五不翻原则”之一的“秘密故不翻”,凡是咒文都不翻译意思。
这个“金刚胜庄严”不就是直译意思了吗?但是跟着的“娑婆诃”却又不直译意思了。立即断定,这个有问题。
花了几小时,翻查了各各版本的大悲咒,所有的梵文本。发现都是在“唵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这句圆满结束的。
唵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嗡 令我成就 真言 文句 圓滿)
这四句,出处经文不明,翻译师不明,梵文本没有。
最后经过我查验,唯一的出处竟然是一个民间故事,可笑的是这个民间故事,这个故事漏洞百出----
就是梁武帝(宜武帝)是南朝的,而大悲咒是唐朝翻译的,这个梁武帝怎么跳跃时光来到唐朝禁掉大悲咒最后的四句呢?为什么只禁掉四句而不是整个大悲咒都禁掉呢?太奇怪了!太奇怪了!
附上这个民间故事:
某日宜武帝在看书时,忽然从空中落下一个和尚。
帝大叫:[奸细!]
和尚说:[皇上不用惊怕,我不是奸细,我是普陀山的和尚,我想到京城金銮殿看看就来了。]
帝问:[您怎么来的?]
和尚说:[我正在念大悲咒时,心想来就到了]
帝说:[您再念看看。]
当和尚大悲咒念到最后四句:
[金刚胜庄严娑婆诃、摩羯胜庄严娑婆诃、声闻胜庄严娑婆诃、唵跋阇啰 室哩曳 娑婆诃]时,金銮殿殿宇震动。
帝大惊曰:[不要念啦!]
后来帝就向和尚说:[以后后面这四句不可以再念啦!]
传说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大悲咒最后面的四句就没念了。
下面是印光法师对此问题的见解: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复马香瑞居士书》——大悲咒后四娑婆诃,乃流俗知见所讹传之语也,不可依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