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一代武术宗师,自创武技截拳道,一代功夫巨星,从事影视,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他的电影《《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屡破票房记录,全球共拥有2亿以上的影迷,促进中国功夫在全球的推广,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
在李小龙出道之初,曾经与美国文家人有过一段交往的故事。
1959年5月17日,李小龙带着梦想,怀揣着一百美元,来到了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李小龙离开香港前,父亲李海泉给他一个住在旧金山市区的结交十几年好友文世伯写了一封信,让他代为照顾刚到美国的李小龙。
李海泉(1901年2月4日-1965年2月8日),祖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乡,著名粤剧丑生、小生演员。
1940年,日寇侵华,战火连天,香港危机四伏,剧坛肃杀,人心惶惶之下李海泉携妻子去了美国。
那时候纽约、旧金山、洛杉矾、芝加哥等十多个城市已形成稳定的华人居住区,称之为唐人街,早期移民多来自广东,极富特色粤剧是华人津津乐道的文化娱乐,李海泉随剧团巡回演出,作为生计。
1940年11月27日,李海泉的妻子何爱瑜生下儿子李小龙。1941年3月底,李海泉看到粤剧在美国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又举家返回香港,发展事业。
在抵达旧金山后,李小龙办完了相关身份证明,就去拜访文世伯,受到文世伯的招待,并安排地方住宿,但是这位文世伯身体状况很差,不能提供更多帮助。
于是李小龙就有些灰心,轻蔑之情溢于言表。
年老的文世伯岂会看不出他的心思,他既没有托人帮李小龙找工作, 也没有给他好脸色看,而是劈头盖脸的给李小龙泼了一盆冷水:在香港,你李小龙是小有名气的童星和威震街坊的小霸王,还有个走到哪都会有人卖面子的老爸。
但是在美国,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你从哪里来,过去干过什么,有过多少风光的经历。在美国人眼里,你李小龙就只是一个来美国“淘 金”的华人,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穷小子。
在美国,一切东西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换来,没有人能帮你、照顾你。没有真本事,哪怕你饿死了,也只能落得与臭水沟里的老鼠为伍的下场,没有人会同情你。
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总是如此之大,生活会把一切美好的梦想都打得粉碎。有很多人觉得文世伯有点无情,可他说的都是实情,那才是真正的美国,才是李小龙真正将要面对的现实。
作为李小龙父亲的朋友,文世伯作为一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老华人,能够在李小龙开始美国生活之前就把这些对他讲清楚,让他对未来有个清醒的认识,恰恰是非常必要,且非常坦诚的。
从这一点上看,文世伯是用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方式在帮助李小龙,也能激起李小龙的斗志。
文世伯的话,对李小龙启发较大,他原本就没想用别人的钱来念书生活。李小龙开始主动找出路。起先,他在餐馆做杂工,每天拖地、擦桌子、刷碗、倒垃圾,勉强度日。
后来,凭着自己的勤快和俊朗的外形,又被提拔为服务生,生活才稍稍有了一些改善。但这些毕竟都只是权宜之计,稳定的收入才是立足之本。
来到旧金山后,李小龙也没有放松对武术和舞蹈的练习。有一次,李小龙在住处练舞时被文世伯的儿子撞见。文家兄弟见他舞技如此精湛,就劝他开办一个恰恰舞培训班来赚取生活费。
在文家兄弟的帮助下,李小龙在当地唐人街社区会堂内开班授舞,从而在短时间有自己的生活来源,还可以结交美国各方的朋友。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小龙的舞蹈课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名叫严镜海,名震美国华人武术界的高手,专程从奥克兰赶来观摩李小龙的舞蹈。两人见面持续的时间很短,两人也没有进行太多的交流,李小龙只是一如既往的把融入自己功夫的舞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一次,却给严镜海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正是后来有了严镜海的帮助,李小龙在美国开武馆越来越顺利,严镜海给他引荐结识美国武坛重量级人物拉贝尔、李峻九、埃德帕克等人。也许没有这次开班授舞,李小龙所走的可能就是另外一条人生有之路,这个世界很可能会失去一位叱咤一时的功夫巨星李小龙,而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李振藩。
这段故事与电视剧《李小龙传奇》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化,电视剧中是邵如海带他到美国,然后住在他家里,为他的前程东奔西跑,这个邵如海其实是李小龙身边几个人的原型结合如文世伯、邵汉生、严镜海三个人综合体,这部电视剧有这三个人的影子,从这段剧情看出,李小龙创业之艰难。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被发现猝死在香港女演员丁佩的寓所,他的传奇的一生,至今留下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