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良周易风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510|回复: 96

故宫风水考察,全网资料最完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2 15: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68年,朱元璋称帝,第二年他就开始封自己的儿子和倒孙为藩王,到全国各地去驻守,以拱卫京师,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现北京),并拥有统兵权。

1389年,皇太孙朱允文继位称明惠帝,惠帝害怕藩王势力膨胀威胁皇室,采取了削藩的步骤,此事引起朱棣的不满,于1399年以入京诛奸臣为名,向南京进军,史称“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朱棣终于夺取了帝位,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5_241_911f93be90529a0.jpg

后于永乐四年(1406年)下诏,宣布次年(1407)开始营建北京宫殿,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完工,正值下元六运,次年(1421年)十一月明成祖朱棣宣布迁都北京。

紫禁城从始建到竣工,历时十四年,由当时的地理风水大师廖均卿施布主建。廖均卿在奏章中自谓“世授杨师之术”,他主建的紫禁城是按照杨公之术实施的。




文超良电话(微信同号):17875535912(注:狂妄自大,不尊师重道者请勿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5: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城之来龙

从战国时代的屈原到清代,昆仑山是天下的祖山之说,从未改变过。昆仑山气势雄伟,山上发端而出五支山脉,其中有三支向东南进入中国,分为是南干、中干、和北干。

南干龙:长江与南海之间所夹,即岭南诸山脉如武夷山、衡山、天目山等,龙尽于南海;(明代徐霞客跑遍大江南北,40年搜寻南干龙,目的就是为了证实他的家乡金陵(今南京)与昆仑山一脉相通)。


南干龙中的祖龙是岷山,分左右两条脉,其中右脉生出四条“小龙”,龙脉最旺:一支为衡山,尽于湖南洞庭九江之西,再一超过桂岭,包湘沅,尽于江西的庐山;第三支自南而东,包彭蠡之原,经安徽黄山,尽于江苏南京。又于天目山分一支,尽于浙江。

江西之山皆自五岭赣上来,自南而北。闽广之山自北而南,一支包浙江之原,北龙头在绍兴,龙尾在福建、广东境内。

中干龙:黄河与长江之间所夹,即淮南诸山脉,如嵩山、大别山,钟山等,龙脉尽于东海;中干龙分三支,一支至西安,而尽关中,再一支生下幽谷,至嵩山,又分一支到扬州结束;

北干龙:黄河与鸭绿江之间所夹,即漠南诸山脉,如太行山、燕山、军都山、天寿山等,其中最大的一条是太行,最长的一支为燕山。龙脉尽于黄海。北干龙自昆仑山起破军星分为五枝,一枝为壶口、太岳山,一枝为析城,西折为雷首山,一枝为太行山,一枝主恒山,一枝为燕山。

中国古代的三大都城北京、西安、南京,分列于南、中、北 “三条大龙”结穴点上。


三大干龙图.jpg

由此可见,北干龙起于昆仑山,终于天寿山。由形势而论,北干龙左环沦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东承长白山脉长久之源气,坐定坎水艮土的位置,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

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均属昆仑山系。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会合形成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

巍巍昆仑山之精华以及太行山之绵延不断之势,天寿山为龙脉万里而来的聚结之处,也就是北京城的少祖山,龙脉至此,乃落平洋,方广千余里。

北京城就建在天寿山俯视之下的“方广千余里”的平原上,此地干龙大尽,山水大会,形胜甲天下,连山带海。

紫禁城的入首来龙在西北亥位和东北丑位。西北亥龙由大海沱山至八达岭至妙峰山,落脉香山。东北丑龙由雾灵山至怀柔山至盘山,落脉较远。亥龙和丑龙千里而来,共吐明珠,造就千年皇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5: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紫禁城之案山

北京紫禁城的案山是泰山、淮南诸山、江南诸山,分别为紫禁城的三重案山,黄河,长江及山东、淮南、江南之山水,皆自万里而各效于前。

案山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5: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紫禁城之立向

我在故宫里面下了不少于20次盘,量得故宫是坐子向午地雷复卦三爻线。


tiananmen_guangchang_wuxinghongqi-001.jpg
gugong.jpg
tiananmen-019.jpg
tiananmen-033.jpg
后向前看.jpg
20112271911413256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5: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紫禁城之来去水

近局外水来去:来水在亥方、丑方、卯方;紫禁城之西北亥方有永定河,经引水渠流入北海、中海和南海(名字叫海,其实是个湖,下面有详解)。


北海在紫禁城西北,中海在紫禁城之正西,经南海向午方转巽方流去。丑方温榆河、卯方北运河在卯方有个三叉水口,来水在天津于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入渤海的方位是在故宫的巽方。

远局外水来去:长江、黄河之水由庚申方来,在巳方入海,所以水口是巳。

人工内水来去:紫禁城设计外金水河从乾方玉泉山引进,然后沿景山而注入护城河中,走巳方而出,紫禁城里又以人工方式开挖了一条内金水河,河水从西北亥方入,流到巳方而出。


而内金水河又在太和殿的太和门前露出地面,在太和门前量是申水来,辰水去。

20090219234809_4081743755.jpg
北京水口.jpg
内金水.jpg
内金水河.jpg
1.jpg
2.jpg
3.jpg
金水河图.jpg
水路图.jpg
黄河.jpg
长江.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6: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禁城里的门路

故宫里面的门路很多,我去的时候刚好是五一假期,人很多,很难一一量度,我只量了太和殿(古皇帝上朝的地方)和乾清宫、坤宁宫(皇帝皇后的寝宫)门路理气,这几个宫都是坐子向午地雷复卦三爻线。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


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共置床27张,后妃们得以进御。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测。

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

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交泰殿

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坤宁宫

坤宁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明代是皇后的寝宫。始建于明朝的永乐十八年(1420年)。分别在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坤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坤宁宫除了向上交泰殿的来路外,两边分别开有辰门和庚门。

DSCN7522.JPG
DSCN7523.JPG

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

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乾清宫除了向上开有正门外,两边还开有一个未门,一个巳门,这里面的开门可是当时国师所为,大家一定要仔细参详!


乾清宫.jpg
5.jpg
6.jpg
DSCN7529.JPG
DSCN7527.JPG
DSCN7528.JPG

太和殿(金銮殿)向上开有午门、未门、巳门,太和殿前有个太和门,太和门前面是内金水河,在太和门前可见的是申水来,辰水出,内金水河总来水口和去水口参看图片。

23gu6.jpg
30214130-1-4493V.jpg
金銮宝座.jpg
DSCN7516.JPG
4.jpg
太和殿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6: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禁城里主要的井

位于紫禁城内卯方传心殿院内的大庖井,是宫中数十口水井中年代最久远的。和其他水并不同的是,在北京城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的今天,这口井仍泉水充足,不升不降。明清两朝宫中祭祀“龙泉井神”就在此处。

200710261546333646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6: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禁城里的御膳房(厨房)

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御膳房”,紫禁城(故宫)内有两处:
(1)在景运门外(珍宝馆东南),叫“外御膳房”,又称“御菜膳房”;
(2)在“养心殿”东南侧,叫“内御膳房”,又称“养心殿御膳房”。


厨房.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6: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禁城周边的湖

故宫旁边的壬方至未坤方分别是北海、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


旧三海图.jpg
故宫四周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6: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紫禁城周边的四坛

在北京故宫之外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上,分别建有丙位的天坛、丑位的地坛、卯位的日坛、酉位的月坛四个古祭坛建筑。我们现在学习一下为什么古代国师要选这四个位置建祭坛。

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一座古代皇家祭天建筑,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丙方,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18年由朱棣皇帝下令修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冬至”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方。天坛位于故宫的丙方,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 1420 年),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北京天坛皇乾殿牌坊顶部的琉璃雕塑,人、兽形象栩栩如生。

天坛里的皇乾殿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相当于民间的宗祠或香火堂。其大门和皇乾殿都是坐子向午兼癸丁复卦三爻。


乾隆年间乾隆皇还开了一个申门,这个门叫古稀门,是乾隆年老时大臣们为了让他少走些路节省体力便修了这座小门以方便乾隆进出。

乾隆怕今后子孙们偷懒,便将这门定名古稀门,规定只有到古稀之年,才可从此门出入。但事实上,乾隆之后的皇室子孙们谁也没有如乾隆一样长寿,这古稀门的方便也只有乾隆享用过了。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

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

天坛.jpg
未标题-1.jpg
3375166445738617028.jpg
2343560656093614758.jpg
皇乾殿.jpg
1161365753909465383.jpg
080206111790781.jpg
6b6b4b236bbbd359908f9d26.jpg
111745565754265826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超良周易风水论坛 ( 粤ICP备17017592号 )

GMT+8, 2025-8-27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