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的差异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众多,为因应不同众生的不同需要,会有不同的法门发展出来。以此角度来看,此二咒适用的对象会有些不同。一个例子是千手观音系统所求取的「现世利益」部份就要比十一面观音多,例如以一般信徒最关心的持咒功德来说,除了原经叙述何以说咒的缘故及能得的其它功德等外,大致而言,84 句型〈大悲咒〉提到「会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而〈十一面观音咒〉只提到「得十种胜利,获四种功德」,二者比较可见前者现世利益比后者多。我猜想〈千手观音大悲咒〉之所以在汉地流传这么广大长远,与汉人之较喜现世利益而少计涅盘解脱有关。这可能也是〈大悲咒〉发展较晚、更通俗化、求取更多现世利益,更适合一般大众的必然结果。
形象的差异
一般汉传千手观音的图画和雕像绝大多数皆为一面(一头),至于手臂则有多种变化,大多数为二只大臂,有些有十八只、四十只乃至四十二只大臂,画有千手的则在主尊后面以扇形再画上小支的千手,较少见多头多面的情形。而日本密教则可见到一面、十一面乃至二十七面的千手观音,其画法有些是一层有一头具三面,也有一层直接画上三头或五头但每头只有一面的情形。不过藏传虽有十一面配六只大臂、十八只大臂、四十二只大臂等多种情形,但一般的唐卡画像则几乎都是十一面配上千手。
从汉译经典来看,四部有关十一面观音的经典中有关其画像的部份,皆只提到十一面,未曾提到千手。而十多部有关千手观音的经典中,绝大多数皆是一面,顶多是附有多臂而已,只有《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T- 20,1065,P.120b,121abc )中提到十一面,但该经中的千手是以二十五位菩萨各具四十只手来表现,而非一尊菩萨具千只手。所以根据汉译佛经,很少见到像藏传画像那种同时具十一面与千手千眼的画像。 原因的推测
据我有限的藏文数据,藏译佛经的说法与汉译佛经类似,并未见有十一面配千手的情形。我个人猜想十一面配千手的画像法应来自某些特别传承,也许也由于这种画像的搭配法,〈十一面观音咒〉才被当成是千手观音的〈大悲咒〉系统之一也说不定。不过是先有咒语的使用再出现这种画像法,还是先有这种画像法,才将〈十一面观音咒〉当成〈千手观音大悲咒〉之一,则不是我根据有限的资料所能论断的了。
在黄英峰先生的《如何欣赏唐卡》一书第 66 页,他提到《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十一面配千手的画像法有两种传规:一是国王传规,是七世纪时由法-王松赞干布亲眼所见的形像画下来;二是莲花传规,是依丘尼白玛(莲花)所见的形象而画下来。此二传规皆为十一面配千手,而十一面皆由五层组成,自下而上,第一、第二、第三层皆一头三面,第四、五层各一头一面,合共十一面。我猜想既然《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画像为十一面,一些藏密传承会将〈十一面观音咒〉当成是《千手观音菩萨》的咒语之一,也应属理所当然了。
本段所述仅属个人推测,希望对藏传佛教史与艺术史有研究的人能对之做更深入的研究。
藏传的解释
我虽曾从多位藏传上师学过一些法门,但对藏传佛教仍不甚了解,我曾请教数位藏传佛教法师,何以称〈十一面观音咒〉为〈大悲咒〉的原因,但众说纷云。我想这与藏传佛教派别甚多,且皆依于其传承有关,上师怎么传弟子就怎么用,因此各家说法不同。
这些说法中我最能接受的是:藏传〈大悲咒〉依咒文内容长短可分成大咒(长咒)、中咒、心咒(短咒)三种,所谓(大咒)一般就是指与汉地的 84 句型或更长的〈大悲咒〉相同的咒语,〈中咒〉是指〈十一面观音咒〉,而〈心咒〉是指汉地的〈六字大明咒〉。据此说法,称〈十一面观音咒〉为〈大悲咒〉也极正常。
不过若说到〈大悲咒〉的〈心咒〉,在中日韩等汉译佛典使用区来说,一般是指〈千手观音小咒〉为〈大悲咒的心咒〉。此咒很短,只有八个汉字「唵 缚日啰 达摩 纥哩」,梵文是 om vajra (金刚) dharma(法) hrih。与藏传所说的〈心咒〉也不同。
不过在藏传佛教系统中,也并非所有人都将〈十一面观音咒〉称为〈大悲咒〉,市面可见的录音带中,有一张名为〈十一面观音咒〉的录音带,是谛听出版,由奕睆先生录制,其内容及旋律与爱华公司所出「藏音修行用〈大悲咒〉」完全相同,只有唱诵者及背景音乐不同而已。可见在西藏也有人称此 153 个汉字的咒语为〈十一面观音咒〉, 而非〈大悲咒〉。
结语
由以上的分析可很清楚地看出,在中日韩等汉译佛典使用区的用法里,〈大悲咒〉与〈十一面观音咒〉很明确地指两种来自不同经典、分属不同系统的咒语;而藏传则可能将二者当成是同系咒语,并将〈十一面观音咒〉当成是〈大悲咒〉的〈中咒〉,有些传承就将之简称为〈大悲咒〉。
我觉得名称并不十分重要,而且称任何观音系统咒语为〈大悲咒〉并无不可,因此我并不反对藏传佛教传播者将〈十一面观音咒〉依其传承与习惯简称为〈大悲咒〉。
不过对习惯于汉地传统称谓的人们来说,我建议一切皆随顺因缘。但假如一定要称呼此〈十一面观音咒〉为〈大悲咒〉,请记得它只有 153个汉字,在汉地传统里称之为〈十一面观音咒〉,属于「十一面观音菩萨」,以资与 415 字的〈大悲咒〉有所区别。
而一般佛教徒早晚必诵的〈大悲咒〉,有 84句 415个汉字,属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其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一千多年来,大家皆习惯简称其为〈大悲心咒〉或〈大悲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