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良周易风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54|回复: 2

(转载)非佛法的藏传佛教「四皈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6 11: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文转贴,不代表本论坛观点,对与错学佛同修自行判断)

(真心新闻网采访组台北报导)有些初学佛的人,听闻到藏传佛教有所谓「四皈依」,就会疑惑:这与自己所受的佛法「三归依」有何不同? 也有误入藏传佛教门者,会洋洋自得于自己所受四归依较为殊胜,高超于传统佛教的三归依。

对于这一类的疑惑和误解,正觉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公仆先生提出说明和辨正,他首先解说,所谓的「四皈依」是篡袭了佛法中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内容,再私自添增所谓「皈依上师」一项,并把上师置于四者最前面、最重要的地位,也就是上师的地位比佛法僧三宝更高。

正觉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公仆指出,在法义上这样的妄自施设其实是不如法的,因为这样的「四皈依」是「经典不载」,又「违背圣教」。密宗喇嘛教的四皈依在经典中是找不到任何依据的,受持佛、法、僧的三归,本身就是一种戒,而藏传佛教自行加入「归依上师」,已经是「非戒取戒」,违背了佛教教义的主张,也违反了教主释迦牟尼佛所施设的「三归依戒」。何况《大庄严论经》卷6有偈说:

「决定一切智 以怜愍我故
是以说三归 不说有第四
为于三有故 而说三归依
若当第四者 我则无归依」

CBETA 电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4 » No.0201 » 6 [0292a23]

可见释迦世尊分明垂示说三归依,不说有什么「第四归依」。何况世尊早有「依法不依人」的教示,因此不该另设归依上师,因为上师只是僧众中的一分子,不该高推于僧众之上;归依僧,是归依正统佛法中的和合僧众全体,而不只是上师个人。这些都说明了藏传佛教的「四皈依」,是与经典不符而违背圣教的,也显示密宗上师们不懂三归的真正意义,此是第一个不如法的地方。

「四皈依」第二个不如法的地方,是它在知见上「高推上师,颠倒是非」。张董事长析论,密宗人士妄自认定上师是「三宝的总聚体和现实代表」,又说上师是「三宝的具体人间代表」,因此竟把「皈依金刚上师」列为四皈依之首,但古今所有密宗的金刚上师都是未断我见、也未证真如的凡夫,这分明已犯了高推上师的过失。不但如此,藏传佛教还颠倒说理,说是「不依止上师引导,不知有佛,不从上师教诲传承,则无法入佛、成佛。」「过去诸佛皆由上师教授,而得信解行证。上师乃救度众生之导师,而更在三宝之上,因此皈依金刚上师其实就是皈依三宝。」「上师之身即为僧,上师之口即为法,上师之意即为佛。」这样的说法,在佛法中是混淆正见颠倒是非的说法,已经完全是外道的知见和作为。

事实上,纵使上师真的有佛法上的实证,也只是僧众中之一分子,不能代表全体僧众。藏传佛教这样群体共同主张,其实是陷害所有上师共同抵制佛、法、僧三宝;有智慧的上师们如果不想被这种错误主张所陷害,应该远离「上师高于三宝」的大邪见。

张董事长更指出,在态度上藏传佛教的「四皈依」是「僭位三宝,于佛不敬」,这也是不如法的。藏传佛教高推其传法上师的功德,把佛法三归依中所没有的「归依上师」,列于三宝之前而称「四皈依」,根本已是妄自尊大,僭位托高。佛具备十大名号,故名「世尊」:意为世间最尊贵的人,例如其中「无上士」名号,是因为佛的一切智德圆满,福慧具足,于人中无有过者;一切众生中,佛陀至高无上,故号「无上士」,怎可将还在凡夫位而不具解脱德又不具般若德的凡夫喇嘛上师置于佛前?唯有依附佛法的外道凡夫不知佛、不礼佛,才敢自高而妄置于佛前;因此藏密将上师置于佛前,正好自曝其必是外道凡夫无疑。

张董事长还指出,所谓「四皈依」在理路上更是不如法的「头上安头」,佛法的三归依是归依佛、法、僧三宝,已经包括了「僧」众;如果认为上师也是僧宝,则另设归依上师条款,即成为叠床架屋另外皈依上师。如今密宗既然在僧宝之外还需要皈依上师,那也就是说「上师不是僧宝」,如此一来,皈依上师就是皈依外道,归依上师者已经不是佛教徒了。如此简单的理证关系,被洗脑的喇嘛教教徒充耳不闻,充眼不见,完全盲从,竟没去查察发现所谓「四皈依」根本于理上就是逻辑不通。

张董事长总结,正受「三归依」是认同佛法、跨入正统佛门的第一步;而藏传佛教的「四皈依」反而是「意违佛教、行远佛门」的肇端,学人于此不可不察,更不可不慎;否则一不小心听信妄言,亲近藏传佛教接受其「四皈依」,误学外道枉费心神事小,被恶知识误导,断丧法身慧命才冤枉;更若非戒取戒,因四归依而受密宗上师挟制,被骗财骗色,乃至颠倒知见扭曲矫造,以致于毁法、破僧、谤佛,闯向地狱之门,那么未来世就万劫不复了。劝请学人务要认清是非虚实,坚定正受三归依,了解所谓「四皈依」的种种不如法,扬弃并且随缘为人破斥之,救人远离四归依,也是「积阴功」里的一件大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1: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攀乱扯的藏传佛教「四皈依」报导之二

(真心新闻网采访组台北报导)藏传佛教人士篡窃佛教,曲解佛教法义早已是常态,目的不外达成他们将外道法羼入佛门,藉此骗取佛教徒供养钱财与色身的意图。因此,藏传佛教为了淡化归依三宝,以免佛教徒依三乘菩提等真正佛法修学,便将焦点移转至上师个人的身上,将信众求法的诚心误导至盲从上师,故意李代桃僵地以「四皈依」来模糊「三归依」,甚至把它归摄在藉名杜撰的「四加行」之下,明目张胆的篡改佛法,张扬邪说误导学人。

正觉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公仆先生指出,藏传佛教假借佛法的四加行名相,自行杜撰的「四加行」说为:「皈依大礼拜法、金刚萨埵法、献曼达法、上师相应法。」其中「皈依大礼拜法」即是他们的「四皈依」,很明显的是以导向「上师相应法」为其设定的目标,以后才能在信徒绝对信受上师的情况下传授双身法而不怀疑,所以四归依并不是佛法中的皈依三宝。

张董事长表示,真正的「四加行」是佛经中的「暖、顶、忍、世第一」四者,一般狭义是指三乘见道前所历经的加行位,广义则遍于佛菩提道各阶位前,地地转进增上所经历的四种加行位;就大乘法来说,为求能入大乘别教真见道位,必须先修这四加行圆满,以伏、除「能、所」二取,然后一旦证悟自心藏识,成就七住位不退菩萨的功德时就不会退转,因此佛法中特别强调此一阶段的四加行;这和藏传佛教假藉佛法名相杜撰「四加行」来包裹自设的「四皈依」,误导其信众强力盲从凡夫上师,何啻南辕北辙?

又颇有藏传佛教人士常谓:「佛陀亦说过和『三归依』类似的,是『四归法』,即佛、法、僧、戒,而成不坏信。」更呛声言:「有需要的朋友,不妨检视一下,如果师父说皈依的内容是佛、法、僧或加上戒,那就是佛所说,称为『四皈依』。」以此攀扯藏传佛教的「四皈依」和汉传佛教「三归依」精神上是一致的。

甚且还敢故意曲解佛陀教示说:「这些人(真正佛教护法者)不但自己错解了佛陀讲授『四依四不依』的原意,对依止善知识(其实是指他们的上师恶知识)持不以为然的态度,更以此误导他人。」并谓「密乘教授,可说是『既依法,亦依人』。而此处之『人』,是指『三宝总集体』的『上师』。」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至于此,怎不令人摇头叹息。

张董事长也为此提出辩证,佛教中所说的对「佛、法、僧、戒」的净信,叫做「四不坏信」或是「四不坏净」,它并不等同于藏传佛教的「四皈依」。「不坏」是指不退失的意思。也就是对「佛、法、僧(包括四双八辈在内圣者的僧团)、戒」四种坚固的信心。它也是证入声闻初果须陀洹的四个判断条件。

《杂阿含经》卷30:尊者阿难语尊者舍利弗:「断四法、成就四法,如来、应、等正觉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何等为四?谓圣弟子于佛不信住,则已断已知,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信恶戒,彼则已断已知,成就法、僧不坏净及圣戒成就。如是四法断、四法成就,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大正新修大藏经 第二册 No. 99《杂阿含经》CBETA 电子佛典 V1.93 普及版

张董事长指出,佛弟子受三归依,归依于佛、法、僧三宝,到达信念不动摇的地步,名之为三种不毁坏的净信:「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这三不坏净是代表内心对佛法僧三宝信心的具足后,自然还要表现于外在的行为上,因此必然会体现于戒的持守,而完成四不坏净;因此要能在解脱道上证果,其基础在于正受三归依与五戒。董事长更指出,藏传佛教的「四皈依」不但与四不坏净不是同一回事,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因为皈依密宗凡夫的上师,本身即是对佛法僧三宝净信的破坏;更何况藏传佛教为了挟制信众盲从上师,而自己发明的「三眛耶戒」,正是违背佛戒的「非戒取戒」,连净戒的持守也跟着破坏了,当然已经不归依于佛戒了;如是于「佛、法、僧、戒」四者全部乖违,完全远离解脱道的实证与功德。

至于「四依止」张董事长解说,四依止是指「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等四者,不应如密宗不懂佛法的上师一般,将四依止与四归依或四不坏信混为一谭、淆讹不清。『大涅盘经』中记载弟子请佛开示,问「佛灭度后,应以何为师?」佛就告诉众弟子:「以戒为师」,这个戒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等『三聚净戒』,也就是菩萨戒,它是所有戒律的精神所在。然而想要做到以戒为师来修学佛法时,为免误入岐路,必须要有一个依止的对象,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四依法,要我们依照这四点去做正确的分辨,而不是盲从所有的僧宝。

张董事长表示,这也正好可拿来检验藏传佛教的「四皈依」,可以发现,「四皈依」正好是「依人(上师)不依法」,也是要信徒「依语(上师所言)不依义(佛法正说)」、「依识(藏传佛教祖师的戒禁取见)不依智(佛开示的智慧)」、「依不了义(于自心真如以外别求上师法)不依了义(不依自心如来第八识)」,因此藏传佛教不提「四依止」便罢,坚持要提起四依止时却刚好自曝其短,自现其败阙。

张董事长譬喻说,就像给小狗戴上项圈,还说是要帮狗儿恢复自由;若见狗儿起疑心,便更拿主人常戴的珍珠项炼虚晃一下,以真愰假、复以假乱真来骗小狗入彀,继续接受主人的系缚。藏传佛教以「四皈依」笼罩信徒说是能致解脱,也是一样荒谬;若遇信徒质疑,则盗用名相近似的「四加行」、「四不坏信」、「四依止」名目,大玩数字类比游戏来胡攀乱扯,让初入密宗假佛门而不懂佛法的信徒误信,也大多可以成功;但若遇到真懂佛法的人,密宗这种瞒天过海的说法,非但不能自圆其说,反而让人看穿其戏论的本质。因此,张董事长呼吁佛教徒开始学佛时,一开始就要有智慧判断选择,应归依佛、法、僧三宝,远离藏传佛教邪谬的「四皈依」,千万别盲从密宗上师的言语,应该回归三乘菩提经典中的圣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1: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佛教到底是几皈依?报导之三

(真心新闻网采访组台北报导)藏传佛教人士明明知道其自行杜撰的「四皈依」,在佛法上确实不如法,面对各方质疑又总想自圆其说,于是多方提出辩解;怎奈法义本身谬误,欲辩词穷,处处捉襟见肘,说词颠倒、自语相违,从否认有「四皈依」,到更有「六皈依」「七皈依」,最后又归结为「唯一皈依」,真是既说不清楚又讲不明白。

首先是有藏传佛教人士,在网路上诡辩否认:「很多人中流行一种错误的说法,就是藏传佛教是四皈依,在皈依三宝之外多了一个皈依上师,这种说法严重曲解了藏传佛教的教义。」然后自行归纳,说藏传佛教是「四皈依」的人概有三种:

第一种是不明藏传佛教教理教义,见信徒念诵皈依颂时,在三宝之前先念诵皈依上师,因此想当然地「误解」藏传佛教的皈依是「四皈依」。

第二种是汉语不通达的藏族人,见「汉族佛教徒都说四皈依」,也随顺着说四皈依。

第三种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刻意鼓吹藏传佛教有四皈依,想以此来证明藏传佛教不是纯正佛教,以「达到混淆是非的卑鄙目的」。

正觉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公仆先生指出,大众都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以上藏传佛教人士的第一种说法是「做贼的不许别人喊他是贼」,第二种说法是「做贼的人还要装无辜」,第三种说法正是标准的「做贼的人大喊捉贼」;反正是窃盗佛法贼性不改,却又藏头缩脑敢做不敢当的宵小行径,没什么值得辩正的。董事长甚至表示:乐见藏传佛教否定自己有「四皈依」的施设,最好能够坚持到底,回归正统佛法「三归依」正教导,不要再做混淆视听误导众生的谬说,才是正理。

偏偏藏传佛教的谎话兜不住,总是会四下漏馅。藏传佛教人士玩两面手法,另外在网路上大言不惭:「皈依的时候同时皈依三宝、三根本!在密宗三根本与三宝是同等重要的!在皈依时必须同时加入三根本!并不是在修法的时候!我们在『皈依时』必须把身口意同时奉献给三宝三根本!至于三根本是什么?三根本就是『上师、本尊、空行』上师是密宗最重要的一环!」这样一来就不只是「三归依」「四皈依」而是「五皈依」、「六皈依」,甚至再把所谓「护法」从「空行」里面分出来,就变成是「七皈依」了,愈说愈乱莫衷一是。

张董事长表示,社会大众没时间去了解所谓「三根本」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也不需深究藏传佛教自称他们能成就些什么阿里不达,只消看「空行」、「护法」这些名相,就知道这是与鬼神感应的法门,并且是与男女双修法有关的门道;以男女双修当作是「根本」法,这种邪法有什么好「皈依」的?董事长分析,若是学人误信藏传佛教的「四皈依」,即使心中有疑而不随人盲修瞎练,则彼将会以「本尊观想」和「上师相应」诸法箝制修行人的言论思想,又有其上师以「三昧耶戒」、下「金刚地狱」的重话要胁修行人,学人到时则叫苦已晚、回头也难。

最可怕的是,藏传佛教最终的皈依乃是「一皈依」,藏传佛教人士编造:「所谓『一皈依』外相上是『皈依上师』,实际内涵乃是『皈依自性』,因上师与佛法僧实属一体,所以亦是最上乘之皈依。」还说这「确实是修密成就唯一之根本。」张董事长直指,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绕了半天,藏密说的归依三宝原来都是假的;因此,藏传佛教的「四皈依」是「三虚一实」,所谓佛法僧三宝都是拿来做晃子的,身外的上师才是你的自性,集佛、法、僧三位于一体,独一无二,唯他独尊而非佛陀说的「唯我独尊」,到头来只是归依凡夫上师罢了。这种「四归依」成了密宗信徒的穿鼻铜环,用来圈住信徒鼻子,却完全与解脱相违,也根本无法依之修成佛道,修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与上师成就一样的果位──外道凡夫。因为从古至今所有的密教上师们,从佛护、清辨、安惠到莲花生、阿底峡、宗喀巴、历代达赖喇嘛、古今所有喇嘛们,全都没有断我见,更没有证第八识真如心,全都因为迷信盲从密宗的最高上师归依所致。

张董事长指出,大众可以现前观见,本来清楚明白的佛法三归依,藏传佛教却另外妄立一个「四皈依」,非但违反佛教正知见,还竟硬拗说理,把它从「0」(坚决否认)说到「多」(任意引伸),再从「多」归结为「一」(邪谬知见),却又不知若要说为「一」的时候,本应是归依自性佛第八识真如,喇嘛们却又极力否定第八识真如;真是愈说愈煳涂,愈辩愈荒唐,像这样戏论的「佛法」,怎么可以作为「归依」的轨范标准?大众千万不要再迷信「四皈依」更胜于「三归依」!因此张董事长呼吁大众要认清:「四皈依」在内容上不同于「三归依」,因为藏传佛教本质上就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的性力派教义渗入佛教后的杂种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超良周易风水论坛 ( 粤ICP备17017592号 )

GMT+8, 2025-8-28 15: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