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材,1818.7.29至1903.9.18年 晚清抗法名将。字南干,号萃亭。生于广东钦州,今属广西。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1850清道光三十年率众起义,次年投奔天地会领袖刘八,旋受招安,随广西提督向荣尾追太平军至南京城外,积功升至总兵。1862清同治元年擢广西提督,驻军镇江,配合湘军围剿太平军。继在广东、广西、贵州等地镇压农民起义。1869年清光绪五年受越南政府邀请和清廷派遣,三次出关镇压退入越南的广西农民起义军和哗变的清军,深悉法国鲸吞越南、进窥祖国南疆之意。1881年,因与当政权要不睦,称疾解甲归乡,仍忧心边事。中法战争爆发后,驻越清军一战即溃。奉命督办广东高、雷、廉、琼等州团练事宜。1884年8月,闻清廷对法宣战,遂上书请战并召集旧部,募兵18营,号萃军,开赴广西前线。次年2月,驻越清军战败逃入关内,溃不成军,法军前锋一度进占镇南关,今友谊关。时年近古稀的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被前线各路将领公推主持战事,力撑危局。选择地形险要的关前隘一带为战场,浚深壕、修长墙、筑坚垒,配备较强的策应之师,形成较完整的多层次山地防御阵地。为打乱法军作战部署,领兵出关夜袭越南文渊,诱使法军不待援兵到齐提前发起进攻。当法军攻入关内,指挥诸军死守两翼制高点,并以预备队抄袭敌侧后;危急之时,自己持矛大呼,领兵跃入敌阵肉搏,酣战半日,杀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旋挥师猛追,采用夜战抄袭战法,连克越南文渊、谅山,重伤法军第旅指挥官尼格里,将法军逐于郎甲以南。战后,奉旨督办钦、廉二州防务,并会办广西一带边防。1896年赴云南提督本任。1903年奉旨会办广西军务,抱病兼程赴桂,卒于军旅。
此屋是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大家可以从他的简介里看他建屋后的吉凶。主屋是坐壬向丙周天349度山地剥卦初爻线,共有三排三进,屋的前方有一张鱼塘,鱼塘再出去就是一条小河,河水来于乙方,出水未方,地盘。在主屋的滴水处下罗盘量得在巳方有一个门楼,门楼是坐乾亥落坑线。屋的四周都开发建了楼房,只有屋后有一点小山坡,所以来龙不详。当日听导游说他有二十几个儿女,很多都是出了国的华侨,具体是几个我不是记得十分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