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茂名出了个抗法英雄
清光绪年间,有一位抗法英雄名叫张锦芳(1854~1921),字荔园,高州城东郊下苍地村人。他青年时受到地方木偶戏“刘义打番鬼”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事迹教育,长大了毅然投笔从戎,他从军的行动受到爱国父亲的嘉许。
他先在边防军中当文书,觉得碌碌无为,便辞职假扮商人,从广西东兴过芒街深入越南内地“察其山川险要,绘画地图”,光绪七年(1881)广西提督黄桂兰得知他熟悉越南地形,招任部属,派他扼守兴安,水东等处。
光绪8年(1882)法军侵犯南定,张锦芳先发制人,率部队离防区出击,初战失利而回,但上司知其英勇善战,不加责备,还派他到狗头口、海圻等地招募熟悉水性的青年入伍,编成应、良、岳、润4个营,委他任岳营帮带(营长),驻防越南北宁,相机助黑旗军。
光绪9年(1883),法军攻战越南中部顺化,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获得对越南保护权后,便更嚣张向中国进犯。12月法军大举向中国军队进攻,中法战争爆发,山西、北宁失守。撤退时张锦芳率岳营殿后掩护,退至凉山的公馆圩。张锦芳预计法军必渡清花江直趋观音桥,乃绕道据险埋伏,法军果然中张的埋伏,死伤无数,江水为之不流,法军大败而退。
光绪11年(1885)正月,法侵略军进犯我广西边防要塞镇南关,年过古稀爱国将领冯子材,任命张锦芳为关外军务帮办,重新部署战备。他率领的岳营改为巡勇小队,隶属苏元春部。这年二月初七日起,中、法两军在镇南关展开激战,在千钧一发之际,张锦芳随冯子材、苏元春等将领跃出长墙,带头与敌人短兵相接,杀得法国侵略军尸横遍野,随后毙敌千余人,取得震惊国内外的镇南关大捷。又乘胜追击,一举攻克文渊,光复凉山,法军败退至船头、郎菜一带。与此同时,刘永福率黑旗军亦在云南西战场节节胜利,法侵略军全线崩溃。这时越南人也纷纷响应,驱赶法侵略军出越南指日可待,但腐败的清朝政府下令停战撤军,签订《中法越南条约》,全军无不“椎胸喷血,徒呼奈何”,张锦芳悲愤而作“回头莫向和戎事,孤愤南来记甲申”的诗句。
张锦芳随后任五军参赞,留越收集旧抗法部队达七年之久,直至光绪20年(1894)归国从政,先后出任知县、知府、道尹文职,民国9年(1919.6~1920.4)任广东代理省长,时已65岁,目睹当时军阀割据烽烟四起,自忖无能力安定局面,便告老辞职出香港定居,1921年在香港病逝。
上文择自《茂名晚报》(2005-12-03 第七版)
坟山坐癸兼子,震龙入首(现在挖塘,具体量不准)。向上水来,左边有龙身水来,出辛戌方,拜台水口放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