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一品 佛祖开讲座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解读:
我听说,原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给大比丘众讲法。那时候,整个世界所尊崇的佛祖,他要是饿了,就穿起他的袈裟,拿着他的钵盂,到舍卫城里去化斋。吃完饭后,回到住处,把袈裟和钵盂收拾起来,洗完脚,他就开始练功打坐。
注释:
1.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他讲法的地方,就像某大学的萃英堂之类。
2. 比丘就是和尚,大就像我们称学问高深的教授为大师一样。大比丘就是身份比较高一些的修佛的老师们。要知道,佛的嫡传弟子,当然是身份非同一般的修佛者。“众”是说佛当时的嫡传弟子人数也是很多的。
3. 这里所说的“衣”不是一般的衣服,可能是代表佛家身份的袈裟。
感受:
可以看出,当时佛给他的弟子们讲法。但是《金刚经》并没有把佛神化。佛当时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也会饿,也需要吃饭。吃完后会仔细地把自己的袈裟折起来,把钵盂洗了收拾好。练功打坐之前,他还要洗个脚。显然,在生活中,佛祖既整齐,又很清洁。
通过他讲法,我们才知道,《金刚经》所神化的,是佛的精神。后面我们慢慢理解佛祖旨在传递给人类的精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