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层次, 要通过念住与智慧的精进努力才能达到。这个阶段, 是智慧培养奢摩他。并且, 由于心已经通过观察各个方面, 获得了彻底理解, 就在那个时候, 达到了圆满的奢摩他。心带着难以描述的大胆与精细聚焦起来。这个惊人的知觉, 来自于对事物进行穷尽分析之后从中脱离。 一般情形下, 当心依靠奢摩他的力量入定时, 它会获得寂止。但是那种奢摩他状态, 不如以智慧的力量获得的奢摩他那么精细与深入。念住与智慧与杂染进行徒手格斗, 一旦得胜之后获得的宁静, 每一次会极其壮观。 对那些为了透视五蕴真相而修行的人来说, 把痛感作为主要观照对象, 这是一条正道。这个修法为我打下的基础, 令我在禅定中无所畏惧。我清楚不疑地看见, 心的知觉永远不可能消灭。即使其它事物遭到毁灭, 心却全然不受影响。 当我看见心的知觉无所攀缘、独立存在时, 就清楚地理解了这个真相。 只有那个知觉,带着惊人的光辉凸显出来。心放下了身体、感受、辨忆、思维、意识, 进入它自己清净的寂止状态, 与五蕴毫无关联。 在那个时刻, 五蕴的运作根本不再与心有关。 换句话说, 心与五蕴各自独立存在, 这是因为, 通过不懈禅修, 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切断了。 , 带来一种奇妙与惊叹的感觉, 过去任何经验不能与它相比。心悬挂在安详的静止中, 许久之后, 退回平时的意识状态。退回之后, 它同平常一般, 与五蕴重新连接起来,然而却保留了绝对自信, 知道方才心达到了一个特殊的宁静状态, 与五蕴彻底断除了关系。它知道, 方才体验了一个不寻常的精神状态。那样的确定感是永远不能抹去的。那个体验带来的不可动摇的信念,铭刻在我的心里, 因此那些没有根据、不合理的说法, 不再给我带来困惑了。 我又回到了先前的奢摩他禅定, 这一次带着更大的决心, 而且这个确定感具有的吸引力, 使我更加专注。心象过去那样很快集中起来, 进入了奢摩他。尽管我还未能使心从五蕴的渗透中彻底解脱出来, 却有了大信心, 为了证悟佛法的更高层次, 继续用功。奢摩他无论多深多连续, 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奢摩他不会终止一切苦。但是奢摩他确实构成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从那里出发, 对造苦的杂染发动全面进攻。奢摩他带来的深度宁静与专注, 是培养智慧的优秀基础。 问题是, 奢摩他如此宁静、满足, 行者不小心会沉溺其中。我就是这样, 有五年时间, 我对奢摩他的宁静成瘾, 以至于几乎相信这个宁静本身就是涅磐的精髓。只有当我的老师阿姜曼迫使我正视这个错误观念时, 我才能够继续进步,开始修习智慧禅。除非应用于智慧的培养, 奢摩他可能使行者偏离灭苦之道。每个禅修者在精进修持奢摩他的同时, 必须了解这个陷阱。 奢摩他在解脱道上的主要功能是, 支持与维持智慧的培养。它很适合担当这个任务, 因为一个宁静专注的心,有着全然满足感, 不会去寻找外在刺激。那些对于视觉、声音、味觉、嗅觉、触觉的想法, 不再能影响固守在奢摩他中的知觉。它一旦满足于最好的滋养, 不会出去漫游、遐想。现在它彻底准备好了, 可以开始一种有目的的思考、调查、观照, 那些就构成了智慧禅。如果心尚未安定下来, 如果它还在渴求官感印象, 如果它还在追逐念头和情绪, 那么它的探索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智慧。只会导致不得要领的观念、猜测、与推断----那是在根据学来的、记忆里的东西, 对现实作出缺乏根据的解释。与其说产生智慧、灭苦, 这种没有目标的思考就成了苦因。 因为这种锐利而内向的专注, 与智慧的探索与观照如此互补, 世尊教导我们, 首先培养奢摩他。有了一个不受周边想法与情绪影响的心, 就能不受猜测、推断的干扰, 把注意力放在观察知觉领域升起的现象上, 放在对它们的真相进行的调查上。这个原则很重要。这样的探索就可以带着流畅与技巧顺利进行。这才是真正智慧所具有的本质: 探索、观照、理解, 但是不受猜想的干扰与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