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众生
◎人与人之间,完全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协和则双利,分争则两害。每个人都以感恩情怀的心情去对待他人,社会一定安乐祥和,世界一定太平。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能真正征服自己的,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守五戒,实质上只是守一条戒,即‘不侵犯戒’而已。
◎戒律是一种对人对己的包容。
◎人的生命有二种,其一是外在的,有形的肉体生命,其一是内在的,无形的心灵生命,可惜的是,大多数的人都迷昧的追求外在的肉体生命,而忽略了内在的心灵生命。
◎真正的欢喜,从服务众生身上求得;真正的欢喜,是从真理中发觉自己内心的宝藏。
◎能怀著一颗‘感恩心,的人,必定能忘记别人的缺点和错失。
◎执著,不但是生命成长中的绊脚石,更是生命的休止符。
◎人,因为修行才显得尊贵,只有牺牲及奉献,才能丰富你的内在。
◎放生,即是人类于其它生命面临淩虐、苦迫,甚至于死亡时的及时救援的悲悯。
◎要能具足现代学道者的见识与风范,才能做到同体的慈悲人、融和的五觉人、明理的智慧人、包容的忍耐人、布施的结缘人以及清净的修道人。
◎一个警觉自己无知的人,才能开启真正的智慧之门。现今世上有很多自认为有智慧的人,其实顶多只是一些世哲辩聪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智慧。
◎要为享受生命而工作,不要只为生活而工作。
◎气质,乃是发自内心的修养。
◎无精进修持的信仰,终必停留在哲学的阶段;缺乏修行法门的修持,有如入宝山而空回。
◎世上以事情成败为主而在真理法界内,是以心念之正确与否为主。
◎修道的目的,使人格可以提升,道德得以完成,身心更能净化。
◎‘一念之间’何等珍贵,智者能以师心为己心,追随大善知识,见贤思齐。愚者却自傲自私,不肯向人学习,而自以为师。
◎惜福的方法: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未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动’是生命的活力,人生的意义在于能‘动’,因‘动’才有思想,才有感情,才有活力。
◎修道人的生命幸福,是一种无欲与奉献,它是一种超越欲望后的安稳与宁静。
◎服务,是心存感恩,愿与众生分享的高尚工作,也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神圣情操,更是进德修身的初步阶梯。
◎忏悔,是可以藉真理法水净化人心,是可让人‘脱胎换骨,,重整心理、健全人格的。
◎清贫不是一般的贫穷,而是由自己的思想与意志,积极创造出的简朴的生活形态。
◎服务人群,其最大的目的,就是在缩小‘自我’、扩大心胸,也是走过生命‘考验’的历程。
◎低声下气,你才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先把自己里面的东西抛弃掉,才能容纳更多的智慧。
◎当你的意见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不要‘贪’恋自己的面子,不要‘嗔’目恶语相向,不要‘痴’执一己之念,应该转移立足点,摒弃眼中的细沙,发挥心中的至爱而与人共事。
◎把所有的需要缩到最小的限度,精神活动才能自由。心为所有欲所夺,良心的动势就会受到阻碍。
◎就生命性而言,能服务人就是一种‘福报’,也是一种令人赞叹的‘喜悦’。 |